昨日下午,由深圳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促進協會、廣州國際藝術交易博覽會主辦的“深圳大鵬文化遺產的繼承、演繹與發(fā)展”論壇在廣州舉行。他所提到大鵬山歌也應該申請國家級非遺項目,因為這樣不僅是保護了一種藝術表現形式,更是保護了一種語言。
深圳出版發(fā)行集團總經理尹昌龍近日做客深圳市民文化大講堂,舉行了一場關于“文化深圳從閱讀開始”的講座,與市民深入交流了對深圳閱讀的現狀與未來的思考。
龍崗一片歌的海洋,星光燦爛照四方,汝一首來涯一首,古韻新曲都上場,歌聲傳遍九州洋…… 21日,“幸福山歌,唱響美麗鵬城——2017盛家家居首屆山歌文化節(jié)”活動在龍崗成功舉行。
每年5月的最后一周是全國“圖書館服務宣傳周”。記者了解到,“圖書館服務宣傳周”期間,深圖將推出“快遞到家:網絡借書快速直達”活動。值得一提的是,深圳圖書館第一期“古籍修復技術培訓班”將展開首期招募。
著名作家、《紅巖》作者之一楊益言5月19日逝世,享年92歲。21日上午,社會各界百余名群眾冒著細雨來到重慶南岸江南殯儀館,和這位中國經典革命小說的作家告別,送老人最后一程。
2017城市體育藝術大賽海選(福田站)近日在綠景佐阾虹灣購物中心舉辦。主辦方希望,單車、跆拳道不再是一種冷冰冰的、只關乎輸贏的體育競技,還可以是展現精神風貌、宣揚健身文化的藝術表演。
赤灣天后宮,我國沿海地區(qū)最大的天后宮。周加勝同時也提出自己的疑問,他認為宋少帝從新會落海,尸體應該不會飄到赤灣沿岸來。周加勝介紹,赤灣炮臺本來有左炮臺和右炮臺,踞山面海,左右炮臺成犄角之勢,鉗制赤灣港口,雄視伶仃海面,是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主要的海上屏障。
一代藝術大師張大千的20幅畫作在河南新鄉(xiāng)展出,其中包含《秋江放棹圖》、《秋山蕭寺圖》、《出水芙蓉》等精品畫作。
廣東省第七屆盲人詩歌散文朗誦大賽決賽暨第三屆盲人散文創(chuàng)作大賽頒獎典禮,19日在廣東省立中山圖書館舉行。30位入圍決賽的朗誦選手在舞臺上用聲情并茂的朗誦展示自強自立的精神風貌。
為慶祝第41個國際博物館日,海淀博物館與頤和園管理處聯合推出《皇室遺珍——頤和園藏慈禧用瓷暨晚清御窯瓷器展》。16日下午,該展覽在海淀博物館正式開幕,將持續(xù)免費開放至7月31日。
作為2016年全國美術館館藏精品展出季優(yōu)秀展覽項目之一,“透視東西——黑龍江省美術館藏十七至十九世紀中外版畫作品展覽”正在關山月美術館展出。
每年的6月21日是“國際樂器演奏日”。今年“國際樂器演奏日”將在深圳落地,由深圳市樂器協會、深圳市伊諾樂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市樂器城市場管理有限公司主辦的“6·21國際(深圳)樂器演奏日”將舉辦系列公益活動,讓更多深圳市民走進樂器、了解樂器、觸摸樂器,用音樂豐富心靈,開始美好的“音樂人生”。
永生傳說——透視古埃及文明展將在香港展出
15日晚,古典富麗的德國威斯巴登黑森州國家劇院內,來自中國國家京劇院的演員正用“唱念做打”的方式表演著出生在黑森州的德國大文豪歌德的《浮士德》。
以“浙水千秋·最美杭州”為主題的攝影作品展13日將在杭州科技交流館開幕。攝影作品展上,將會就弘揚治水精神,宣傳“最美治水人”,展示“五水共治”的輝煌成就,展出一系列攝影作品。
三屆文博會明天將在深圳會展中心盛大開幕。參觀者還能在現場體驗匈牙利的柯達伊音樂教學項目,欣賞塞爾維亞的民族藝術品,以及來自保加利亞的傳統服飾、手工藝品和風情表演。在“手工瓷器技藝&雕刻編織展區(qū)”,來自景德鎮(zhèn)學院的100多件作品,演繹傳統藝術理念與現代美感的融合。
據介紹,深圳文博會華僑城甘坑新鎮(zhèn)分會場將舉辦首屆小涼帽國際繪本大賽啟動儀式暨國際繪本展、小涼帽民謠節(jié)、客家民俗展等活動,并同期發(fā)布甘坑客家小鎮(zhèn)二期等相關內容。歡樂海岸作為分會場之一,已是第六年舉辦文博會主題活動。
1972年9月11日,金庸武俠小說的最后一部《鹿鼎記》在香港《明報》連載完畢,40多年過去了,金庸和他創(chuàng)造的英雄美人,一直風起云涌,從未退出江湖。其實,金庸武俠的漫畫改編在香港早已有過風潮,最著名的當屬香港漫畫界教父級的人物黃玉郎。
昨天,作為文博會專項活動之一,由深圳市榮珀文化傳播有限公司主辦的外銷通草畫精品展在市民中心舉行,展覽持續(xù)至12日。
由陸川導演執(zhí)導,迪士尼出品,歷時3年攝制的自然電影《我們誕生在中國》于4月21日在北美截至北美時間5月8日,票房跨越千萬美元大關,再次創(chuàng)造歷史,達到了1094萬美元票房,不但超越了該片在中國大陸的票房紀錄,而且意味著已經成為北美自然類紀錄片中影史票房第8名。